近段时间,流感肆虐,很多大人小孩发热、咳嗽。许多人拿起了家中备用的“感冒药”,自行“按需”服药。结果有人突然出现皮肤瘙痒,皮肤巩膜黄染,会是肝炎吗?不,有可能是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 DILI) 是什么呢?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传统中药、天然药、生物制剂、保健品、替代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引起的肝损伤,其可引起各种急、慢性肝病,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药物性肝损伤( DILI) 的发生率在1.4-8.1%,目前被明确认为有肝损可能的药物有1000余种。常见的中药有首乌、三七、雷公藤等,西药有抗生素、抗结核药、抗肿瘤药、非甾体抗炎药等。
在我国,由于传统中药的使用习惯和和保健品、药物滥用,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老年、女性、妊娠、种族和长期饮酒 被认为是发生 DILI 的危险因素。
药物性肝损伤的病程和结果非常多样,可从无症状到自限性疾病到严重肝损伤进而导致急性肝衰竭。这是因为,肝脏中代谢酶基因的多态性,决定了不同个体对药物的适应程度差异巨大。
研究表明,多达 10% 的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会发展成严重的疾病,导致死亡或进行肝移植, 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 DILI。
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伤呢?
1.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有肝损伤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定期监测肝功能,如初次使用他汀类药物,应在1-2周后复查肝功能。
2.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超剂量、超疗程用药和混合、重复用药。
3.用药过程中如发现肝损伤表现(尿黄、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等症状),及时停药,尽快就医。
4.用药期间监测肝功能,出现不适立即咨询专科医生。
5.一些民间偏方或者没有明确成分的中草药、保健品,具有很大潜在风险,应尽量避免服用,切记病急乱投医。
6.提高用药安全意识,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提高药物性肝损伤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