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种常见症状,正常人可以偶尔发生,持续性出现失眠症状大多是疾病的表现。它影响着大众身心健康、脑思维、记忆、创新性功能和社会活动功能。
那么我们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哪些呢?
一、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
分为苯二氮䓬类药物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可非选择性激动γ一氨基丁酸受体A上不同的γ亚基,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的药理作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常用的有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入睡困难,增加总睡眠时间。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常用的有唑吡坦、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等,主要用于治疗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
二、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普通褪黑素治疗失眠尚无一致性结论,故不推荐将普通褪黑素作为催眠药物使用。目前临床主要使用的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代表药有:雷美替胺、阿戈美拉汀等。雷美替胺主要用于入睡困难及维持正常睡眠-觉醒周期的昼夜节律,同时对于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的失眠患者安全有效。阿戈美拉汀可以治疗成人抑郁症,改善抑郁障碍相关的失眠,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
三、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苏沃雷生为食欲素受体拮抗剂,食欲素受体OX1R和OX2R结合,拮抗其作用。食欲素神经肽信号系统在觉醒中发挥作用,具有促醒作用。适用于治疗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为特点的失眠症。
四、抗抑郁药物:
部分抗抑郁药具有镇静作用,在失眠伴随抑郁、焦虑心境时应用较为有效。常用的药物有: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多塞平、阿米替林等。多塞平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而具有抗抑郁、抗焦虑和镇静作用。阿米替林能够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睡眠中觉醒,但不良反应多(如抗胆碱能作用引起的口干、心率加快、排尿困难等),因此,老年患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不作为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
(二)、曲唑酮:小剂量曲唑酮(25~150mg/d)具有镇静催眠效果,可改善入睡困难,增强睡眠连续性,可以用于治疗失眠和催眠药物停药后的失眠反弹。
(三)、米氮平:小剂量米氮平(3.75~15.00 mg/d)能缓解失眠症状,适合睡眠表浅和早醒的失眠患者。
(四)、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包括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等可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而改善失眠症状,更适用于疼痛伴随失眠的患者。
服用失眠药我们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给药方式:预期入睡因难时(比如当日的各种事件导致了情绪变化),于上床睡眠前5~10 min服用;根据夜间睡眠的需求,上床后30 min仍不能入睡时,立即服用;夜间醒来无法再次入睡,且距预期起床时间>5 h,可以服用(仅适合使用短半衰期药物);根据次日白天活动的需求(有重要工作或事务),于睡前服用。
(2)、疗程:少数药物,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雷美替胺具备长期应用的临床证据,但考虑到潜在的成瘾问题,仍建议尽可能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4周。4周以内的药物干预可选择连续治疗,超过4周需重新评估,必要时变更干预方案或者根据患者睡眠改善状况适时采用间歇治疗(每周选择数晚服药而不是连续每晚用药则称之为间歇治疗,推荐间歇给药的频率为每周3~5次)。